【资料图】
河北法制网讯(刘文利)驾车出行,最怕的就是发生交通事故。相信很多群众都有感触,一旦发生了交通事故,费时费力费心。为进一步方便群众,缩短轻微交通事故处置时间,今年5月,保定市公安交警支队在全国首批试点推行了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新模式,当驾驶人在发生轻微事故时,可使用“交管12123”APP“事故视频快处”模式进行“视频快处”,交警取证、定责可全部通过手机搞定,大大提升了轻微交通事故处理效能。据统计,该举措施行一个月时间,通过“事故视频快处”模式处置的轻微交通事故平均处理时间较以前减少近50%。
“事故视频快处”基于视频通话技术,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可通过“交管12123”APP在线视频报警处理,接警人员视频与当事人在线交互完成交通事故信息采集、证据固定,引导当事人撤离现场后远程推送责任认定书,实现轻微交通事故快处快撤,彻底解决轻微事故处理流程多、手续繁、时间长等弊端,真正做到事故处理“掌上”办结、事故纠纷“指尖”化解。
据保定市公安交警支队有关负责人介绍,该模式的适用时间为夏季7时至19时,冬季7时至18时。适用条件为驾驶人及车辆证件合法有效,且驾驶员无饮酒、吸毒、逃逸等严重违法行为的下列交通事故:机动车与机动车发生仅造成车辆损失的道路交通事故,各方均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且当事人能够自行移动车辆的;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发生仅造成车辆损失和人员轻微伤的,机动车方投保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且应当承担事故责任的;机动车发生单方事故造成他方财产损失,有物损负责人在现场的。
发生事故后,当事人进行视频报警处理时,系统会自动定位事故地点信息。当事人点击视频报警后等待交管部门后台接警员接听,接听后进入视频通话。在处理过程中,当事人持手机可以切换前后摄像头,现场配合取证,在交管部门指导下,完成现场安全防护、损伤情况确认、现场信息采集。
交警通过视频通话,可现场指导当事人在事故后方来车方向做好警示提醒,防止发生二次事故,避免造成大面积交通拥堵。同时,确认损伤情况,视频查看事故现场,确认是否满足视频快处要求,人员伤亡严重或者不符合视频快处条件的,通知辖区事故中队民警前往事故现场处置。现场完成双方当事人基本信息采集,拍摄事故现场照片,OCR同步识别车辆信息,平台自动核验驾驶人、机动车和交强险信息。在完成信息采集后,接警员引导当事人即刻撤离,避免道路拥堵。接警员提交责任认定,后台定责民警通过公安交管综合应用平台录入,对应当事人的违法行为、违法条款、事故责任后完成责任认定,后通过手机短信告知当事人,当事人可通过“交管12123”APP“网办进度”查看事故责任及电子文书。
据介绍,轻微交通事故“视频快处”模式的应用,相较于传统模式有诸多优点。程序简化,让群众省心。当事人只需要点击“事故视频快处”按钮进行视频报警,事故处理的信息和现场照片采集统一由交警部门远程完成,平台自动核验驾驶人、机动车和交强险信息,不需要提交相应纸质证明材料。快速恢复现场秩序,保障道路安全畅通,让群众安心。交警部门负责指导当事人做好现场安全防护,在完成信息采集后,引导当事人驶离事故现场,快速恢复事故现场秩序,有效防范因事故现场撤除不及时引发交通拥堵和二次事故。“快处、快撤、快定”,公开公正,让群众放心。通过视频与接警人员“线上见面”,信息采集由接警人员进行,更利于事故当事人打消顾虑,快速撤出现场。据统计,自5月11日“视频快处”模式在保定市推行以来,通过该模式处置的轻微交通事故,平均处理时间较以前减少近50%,大大提升了轻微交通事故处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