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吴桐 梅晓
河北法制报记者 张乔
(相关资料图)
河北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拥有4处世界文化遗产、6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29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文物和文化瑰宝,成为中华文明天幕中的璀璨群星。
为更好地传承燕赵文化,更加昂扬地唱响时代旋律,近年来,我省不断加强文化领域立法,出台了《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等近30部法规,为更好地保护、传承、利用好文化和文物提供了坚实的法治支撑。
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主任杨金深说:“近年来,我省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立法工作不断深化,4项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均已出台地方法规,在国省重点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历史文化村镇保护等方面也出台了部分法规,并制定了立法规划,依法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文物资源的法制基础不断夯实。”
守正创新,文化保护传承有新意
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大运河开凿至今已有2500多年,犹如流淌在华夏大地的史诗,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其中,大运河河北段河道总长530余公里,流经廊坊、沧州、衡水、邢台、邯郸等地,遗产丰富,特色鲜明。
2022年3月,省人大常委会制定了《河北省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利用条例》,对文化遗产、非遗、生态旅游等方面作出规定;2022年底,京津冀三省市人大常委会协同制定了《关于京津冀协同推进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的决定》。
如何做好大运河文化遗产的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条例规定划定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管控区及实行考古前置,优化水资源配置,对大运河进行生态补水,改善大运河水质。对河道内违法耕种的滩地进行退耕,对裸露河滩进行生态修复,对违法占用河堤的建(构)筑物进行清除。严格禁止损毁、破坏大运河水工设施,擅自填堵、占用、拆毁、覆盖大运河河道等危害大运河物质文化遗产的行为。
保护大运河,还要注重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条例规定统筹建设传习所、传承基地、展示中心等保护传承设施,鼓励设立文化生态保护区,做好非遗成果保存工作。实施大运河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开展生产性保护,扶持、宣传、推广老字号品牌。
如何将大运河文化遗产盘活起来,以发展促保护?条例明确要加强文化遗产科学利用,在不破坏大运河文化遗产及其环境风貌的前提下,发展大运河航运、旅游等,重点打造大运河璀璨文化带、绿色生态带、缤纷旅游带。
深耕细作,文化保护传承有实招
河北有着光荣的革命历史和传统,革命文物覆盖全省,内容丰富、类型多样、价值高、影响大。目前,全省登记不可移动革命文物1372处,参照革命文物管理的遗存遗迹446处,合计1818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5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1处。
如何让文物焕发生机,让红色文化传承下去,2021年5月,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河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加强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决定》,为全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提供了法治遵循。该决定是全国首个规范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省级地方性法规。
针对我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实际,决定在厘清政府职责分工、强化革命文物保护管理、用好革命文物红色资源等方面作出了明确规定。
在政府职责方面,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建立健全革命文物工作协调机制,建立完善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制度。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物、退役军人事务等有关部门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做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有关工作。
在保护管理方面,规定文物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加强革命文物调查和认定工作,建立档案和数据库;实行名录管理制度,实行保护责任人制度。强调革命旧址的整体环境应当与历史风貌相协调,与革命历史氛围和场所精神相适应,杜绝庸俗化和娱乐化倾向。
在法规的护佑下,涉县的八路军一二九师纪念馆打造红色数字化展馆,唐山市丰润区潘家峪惨案遗址不断丰富展示手段,河间市卧佛堂镇屯庄村的白求恩手术室旧址纪念馆等场馆免费开放,年度参观人次均超过十万……如今,我省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氛围日渐浓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了解革命文物、保护革命文物、热爱红色文化。
省市联动,文化保护传承有格局
6月10日,20余名国家级非遗项目戳脚传承小使者表演的戳脚武术《鼓韵雄风》在衡水市滏阳生态文化广场上演,刚柔并济、浑然一体,赢得在场群众的连连称赞。
在省人大常委会指导下,衡水市制定出台了省内首部专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地方性法规《衡水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
《条例》从小切口入手,紧紧围绕“非遗保护”这一主题,从宣传教育、非遗调查、名录保护、保护单位和传承人资格管理、分级保护、分类保护、整体保护、后继人才培养、数字化保护、场所建设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社会保护、社区保护、行业保护等方面进行详细规范,聚焦难题,精准发力,小巧简明、灵动有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可针对性。
传统村落承载着厚重的人文情怀,不仅是宝贵的自然文化遗产,也是不可再生的旅游资源。作为有着3500多年建城史和灿烂文明史的一座古老城市,自2007年至今,邢台市共有 75个古村落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有9个古村落被评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村,历史文化名镇名村数量位列全省第一。
为进一步保护传统村落,留住永久乡愁,在省人大常委会指导下,邢台市制定出台了省内首部专门规范传统村落保护的地方性法规《邢台市传统村落保护条例》,通过突出规划引领、分区分类保护、鼓励合理利用等主要制度设计,对传统村落保护领域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了规范,有效填补了相关领域的法律法规空白,为促进邢台市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法治方案。
利用法治思维保护文物和文化遗产,不止有衡水、邢台。在省人大常委会大力指导下,全省各地纷纷出招,出台了《石家庄市正定古城保护条例》《秦皇岛市山海关古城保护条例》《石家庄市西柏坡红色旅游区保护与管理条例》《保定市白石山景区管理条例》,承德、邯郸、邢台、保定、唐山5市还出台了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条例等。
刚性约束,文化保护传承有力度
万里长城横贯河北大地,在河北境内长约2500公里的长城线上,分布着大小古关堡300多处,最精华的古长城20多段。然而,由于长城分布的地理地质条件的特殊性,长期以来,面临着各种自然侵害和人为损坏。
2021年3月,省人大常委会出台了《河北省长城保护条例》,为加强长城保护利用、阐释长城价值、弘扬长城精神,推进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解决长城文化价值发掘和保护工作中存在的短板和弱项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
法规实施以来,我省三级检察机关积极履行公益诉讼职责,推动解决长城保护难题。保定市人民检察院办理的某石料加工企业侵害紫荆关明长城历史风貌和环境风貌民事公益诉讼案入选最高检、国家文物局联合发布的“2021年度检察公益诉讼十大精品案例”。河北省检察机关长城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入选河北省2021年度“十大法治成果”。
2022年9月,省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到廊坊、承德、沧州、衡水市及部分县(市、区),深入长城、大运河保护现场,就文物保护检察公益诉讼工作进行执法检查。“检察公益诉讼的介入,无疑为长城保护增添了刚性力量。依法查处文物违法案件,完善重大文物违法案件责任追究机制,加强以个案监督推动长城保护长效机制,有效解决涉及长城保护的普遍性问题,筑牢了长城保护的安全底线。”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刘汉春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