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科教频道《考古公开课》探秘南阳黄山遗址——
文明在宛 一眼史前三千年
黄山遗址考古现场。(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考古有故事,文明有温度。5月21日晚,央视科教频道《考古公开课》特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马俊才做客现场,与观众一起探秘南阳黄山遗址。陪葬惊人的“持玉大王”,规模宏大的环河聚落,成片分布的大型粮仓,这些文物遗迹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秘密?马俊才通过黄山遗址的考古发现,解读了这段跨越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的岁月,再现了当时南北文化交流融合发展的文明进程,其中不少细节是首次披露。
陪葬惊人的“持玉大王”,规模巨大的制玉聚落
1959年1月,在南阳城北的黄山,距今5000多年的精美玉器“中华第一铲”被发掘出土,将独山玉开采的历史提前了500年,黄山遗址“以玉闻名”。马俊才说,“中华第一铲”其实是一件玉钺,是新石器时代象征权力和财富的武器。玉器在当时极为珍贵,拥有玉钺的人,最低也是一个部落酋长。黄山遗址发现的玉的种类很多,大量的是独山玉,另外还有汉白玉、玛瑙、方解石、黄蜡石等。玉制品有玉钺、玉璜等。黄山遗址历经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两次考古发掘,发掘新石器时代墓葬200多个。在发掘过程中,墓葬中出土的玉钺越来越多,等级最高的墓主人身边更是出土四把玉钺和数量惊人的猪下颌骨,显示了其非凡的权力和财富。
马俊才介绍说,在南阳黄山遗址发现了多座制玉作坊,规模巨大,出土了磨石墩、玉料、玉石器半成品、制玉工具等。这些作坊是目前国内保存最好的史前建筑之一,完好保留了建筑技术、玉石器制作流程和日常生活细节,堪称中国史前“庞贝式”遗存。他推测这一中心型的大型聚落是一个以玉石加工业为经济基础的政治中心,很可能是一个古国的都邑遗址。
“码头+环壕”水路交通,统一布局的大型粮仓
黄山的玉料石料从哪里来?玉石产品又如何运出去?
马俊才说,2021年,考古人员在黄山遗址发现了仰韶、屈家岭时期由码头和人工河组成的水路交通系统。山下西岗上的大型人工河,同东、南、北三面的古河构成了大型环壕聚落,面积近30万平方米。另外,还在环壕南部发现了通往独山的古河道。这些,构成了一个水路运输的体系,时间上限距今5000多年,下限距今4000多年。一千多年的时间,古人在这里上上下下,完成他们的运输和出行。人工河目前只发掘出来一小部分,但考古人员已经探明,这条运河南北长500多米,东西宽27米,深7.5米,与东、南、北三面的古河构成了大型环壕,是国内发现的最早的“码头+环壕”水路交通。
2022年,黄山遗址发现16座6000多年前的大型粮仓基址,这些粮仓结构、体量基本相同,间距基本相等,分布十分密集。结合起来分析,这些粮仓经过统一规划布局,有明显的功能分区。然而,这里储存的大量粮食却并非来自遗址的农业生产。马俊才推测,这些食物资源可能由别处供给,也可能是用玉石资源贸易获得。粮仓内奠基坑出土的各种文化类型的陶器——灰陶、红陶甚至彩陶证实了这一猜想,也证实了黄山遗址玉石器产业背景下原始贸易的辉煌。
5000年前的推拉门,装珍珠粉的精致陶罐
马俊才还在与公开课现场学员的互动中,讲述了黄山遗址一些有趣的发现。比如5000多年前,南阳先民坊居一体的“木骨泥墙草泥顶的房子”,居然已用上了推拉门。
在黄山遗址中,还发现了18件象牙器。其中,在一个女性墓葬里,发现了8根象牙制成的长度近30厘米的“毛衣针”。这些象牙是哪里来的?马俊才说,南阳盆地当时可能有大象出没,也有可能来源于原始贸易。
马俊才还展示了在女性墓葬中出土的两件黑光发亮的陶罐,很精致,有长期盘磨的痕迹,里面有珍珠粉的结晶,这说明“女子爱美,古来有之”……
再就是大量的猪下颌骨。马俊才说,2018年前,全国出土的新石器时代猪下颌骨总共才3500个,目前黄山遗址仅仅发掘了很小一部分,已出土2000多个了。“一个遗址,挑战了全国,所以,黄山的先民富得流油。”
3000年的文化堆积,你争我夺中的文化碰撞
有人工运河,有专业的运输,有统一规划的粮仓,如此先进的文化,是怎样的一群人创造的?他们后来又去了哪里?
马俊才说,从2018年到现在,黄山考古进行了5年。于他而言,这是最难发掘的一个遗址。他说,在黄山的山顶区域,有近5米厚的4万平方米的遗存,层层叠叠,每十厘米就是一层很好的遗迹,不是墓葬,就是瓮棺葬,或者是房子和作坊,甚至是粮仓。为了解决黄山考古序列问题,挖挖留留,挖到7000年前地层的时候,挖了不到100平方米。就从这100平方米,一眼能看到距今7000年到4000年的文化堆积。他说,通过类型学结合地层学分析,黄山遗址有两大主体文化构成,一个是距今7000年到5000年的仰韶文化,另一个是距今5300年到4500年的屈家岭文化,这两种文化共存了300年。这是你争我夺的300年,回看黄山遗址的考古发现,在屈家岭文化时期先民的房址和墓葬中,除了发现了木弓灰痕、不同形态的骨镞,还发现了石斧、石钺等,包含了从远程射击到近身搏斗的各种武器。有人推测,5000多年前,这里发生过一场战争,而这场战争,彻底改变了黄山的归属。
从黄山遗址的土层中,考古人员看到了5000多年前人们争夺战略资源、经济资源的史前历史。马俊才推测,这些迹象和后人记载的传说时期三大部落的斗争有关。黄山处在华夏部落和南蛮部落南北相交之地,又关连东夷部落。南阳盆地丰富的土地资源、优质的玉石资源,导致了三大部落在这里你争我夺,不同文化不同族群的人把自己最优秀的文化、技术在这里展现,南北文化包括东方文化在这里交流碰撞,形成黄山遗址文化的巨变。因此,黄山遗址是中华民族一个关键节点的遗址,从另一个侧面证明了夏朝的存在。
“中华瑰宝,千年一遇。”马俊才说,黄山遗址目前共发掘了2700平方米,遗址保守估计有30万平方米。目前又陆续发现了外围的河道,有可能还有城墙,甚至采集到城门的大型石构件,遗址面积可能超过50万平方米。伴随着考古的深入进行,黄山遗址将为中华文明探源,提供更多的南阳密码、南阳答案。(全媒体记者 王 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