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每一个字都像石块与瓦砾,组合起来就是“天然与真实”,阅读中有河流奔腾感,这是我读了心岛伊伊多篇作品后的感受,从《星星》《诗林》《飞天》《奔流》《躬耕》,到“中国诗歌网”、到论坛到微博,又到微信,心岛伊伊的诗成为她生活的一部分,其中有几年她没写诗,那段时间她就在文友们的视野里消失了——诗歌并不等于生活,可它似乎又是有些人的全部。
“人的真实在心灵深处,诗歌是心灵迸射的火与冰。”这句话也正是诗人心岛伊伊的诗观。“在一个人群爆满的厅堂演讲,当曦光闪动睫毛,当太阳神驱动火车,我在另一个世界,品尝乞讨的圣餐……”(《乞讨的圣餐》)心岛伊伊的诗歌里有两个故乡一个是远去的,一个是理想中的,她在诗歌里重复描述故乡,并从中汲取能量。写到父亲和母亲的时候,心岛伊伊毫不掩饰自己的情感。“星月之南,一朵牡丹轻绽,不等晚风,就香满你万千笑影。妈妈,我攥紧你的衣角……”(《妈妈的天堂,九月的南阳》)当写到父亲时:“不敢想象生与死是多大的可笑,你不再宠着你的大小孩了,我的爸爸,我疯狂地奔向所有个日子,寂静的墓地,泛起星光的落日……”那种朴素的情感一下子冲出了胸膛,化为燃料泼墨与大地。
在心岛伊伊的诗里,我曾看到一幅幅文字绘就的水墨画,她颜色多变,但都直抵人心和生活本身。“岩石的大脚被深绿的长袍覆压,谁的利器凿出人类一张张沧桑的脸?层层的薄岩像一页页翻过的日历,沿着石阶,细听木鱼的敲击,沉默金钵的回声——观世音菩萨镀金闪闪渡苦海……”在这一刻作者与迸发而出的方块字毫无障碍的对话,给读者展示的却像是惊心动魄的一幕幕后现代主义的油画,读者可以从其中寻找各自生命背后无法显现却能体验到的波谲云诡。
文学博士王敖在译《读诗的艺术》序里说:“读诗的最佳方法就是把它当诗来读。”这句话朴素却不是废话,通常诗歌被比喻成其他东西:时代的声音,文化的触须,民族的心跳,道德的盾牌……这不是诗歌的问题 ,而正因此说明诗歌拥有强大的影响力。在读心岛伊伊的诗歌时,我就是从阅读本身出发,从中我常常会遇到喜欢的词和长短句,我自己找不到这么跳跃、直白、深刻、准确,而又充满意象的表达,而我在她的作品中屡屡遇到诗歌的多种可能性和一些新鲜的惊喜。
心岛伊伊的诗里有对生养自己土地的深沉的爱,她说:“我爱你中国,我住在你的土地,天蓝云游,日月星,光曜我太初的心,所以,我有创造世界的和音,胜任一个国家的选民……”一个诗人有对故乡的眷恋,有对祖国的热爱,那么她的诗歌就有着原生的力量感,她在诗歌中自我追问,更愿意把对生活的感悟,以文字为兵排列组合后,献给更多读者。相信,这些也将是心岛伊伊未来创作、作品提升的源泉。“南阳有汉画,逆光的冷,拉上窗帘也会深陷,我站在你面前,就有站在你背后的时间,神鸟属于神鸟。英雄气不可挡,汉画像,属于一砖一石,却卸载不了这千秋的凿凿之声,未来,宛城的节奏……”其中这首《南阳有汉画》可以代表心岛伊伊当前诗歌创作的水平与高度。
客观地说,心岛伊伊有些诗歌中也存在文字运用方面不够简洁凝练的现象。在此,我想引用丁小琪一下诗歌用于对比:“从酒吧出来,我们去歌厅,当我把一个高音唱的没人能盖过的时候,我就是夜晚的女王。”(《去歌厅》)。“典韦的早逝,像三国脱落颗门牙,给历史留下个黑洞,让宛南城露风”。(《在典韦墓旁》)当代诗人的作品,可以让人在十年后仍能记起并吟诵,那它就是一首好诗。身为喜爱读诗歌的一员,也许这辈子我都写不出这样的诗句,可是我会读到很多这样的好诗,并把这种感受,记下来与更多喜欢诗歌的朋友们分享碰撞讨论。我认为诗歌的功能,就是用最少的文字,表达最深刻的思想,发出个体之声,影响到更多的人,这本身是一件不容易做到且值得尊重的事。
今年的端午节快到了,伟大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离骚》《九问》《天问》里的长短句飘荡在南阳盆地,这里正是旧时楚国之地,屈原曾在汉水以北丹水两岸行吟,那些晦涩难懂的方块字读出来并不顺畅,可是屈原的精神永远光照大地,他的作品和爱国情怀影响国人二千多年,并且还将一直影响下去。在此与坚持写诗的心岛伊伊共勉,与所有写诗和阅读诗歌的朋友们共勉:诗歌给人类的思想表达以更多可能性,它自有它的价值和意义。至少,它能给陷入泥沼的人以仰望星空的力量和希望。
诗人介绍:尹永焕,笔名心岛伊伊。七十年代中期生人,河南省南阳市唐河人。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自2015年开始创作诗歌,作品散见《星星》《绿风》《诗林》《飞天》《奔流》《扬子江》《中外文艺》《青年作家》《河南诗人》《四川文学》《躬耕》《南阳日报》《南阳晚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