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让每一位考生 “报偿所愿”
陈向阳
这几天,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成了家有考生家庭共同关注的“头等大事”。
高考是一场持久战。十二载的寒窗苦读,考场上的全力以赴,揭榜后的志愿填报,环环相扣,必须慎之又慎。有这样一句话形容高考志愿的重要性:三分成绩,七分志愿。的确,填报志愿不亚于又一场“高考”,绝对是个“技术活”,寄托着家庭的殷切期盼和孩子们对心中理想大学的憧憬向往,饱含了父母对子女成长成才的期待和祝福,家长和孩子应该相向而行,合力完成高考这“最后一搏”。
高考志愿是孩子未来人生规划的关键起点,是他们进入职业生涯前的一次重要选择,每个家庭都会为此绞尽脑汁,甚至因争论不休而闹出“家庭风波”。有的家长很开明,不强加干涉,仅提供参考意见,让孩子自己拿主意。有的家长则喜欢“越俎代庖”,不信任孩子的想法,自己说了算;有的家长口口声声说是为孩子着想,挑专业时却往往跟风看潮,或者道听途说,凭感觉给孩子作参谋。
其实家长跟孩子意见不统一的本质只有一个:填报志愿,到底是为了理想,还是为了“钱途”?事实上,志愿怎么填,从来没有标准答案。任何专业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只要学有所成,都会有用武之地。特别是在当下这样一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没有谁能够精准预判哪个专业前景一定会好。每个孩子的脾气秉性、梦想追求都不同,如果他对某个专业缺乏兴趣,哪怕进了目前所谓的热门专业,也很难成就精彩人生,甚至会选择“躺平”,白白浪费青春光阴。唯有热爱能抵岁月漫长,孩子不论选择什么专业,都要靠辛勤付出才能有所收获。
有位心理专家说过,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如能按其想法和所长选择学校与专业,有利于开发潜能、发挥才干,日后容易成才。作为家长,在填报志愿时,可以在向孩子提供自己掌握的“情报”后,选择“放权”,听听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选择,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专业兴趣来选择学校和专业,毕竟高中毕业的孩子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个性和爱好,对个人人生道路的规划也趋于理性。作为孩子,父母的良苦用心必须要理解,从“心”出发,综合考虑父母及前辈的意见、家庭条件等实际因素,保持客观理性,作出最自然、最心仪的选择。
回归内心,适合自己,就是最好。祝愿每位考生都能“报偿所愿”、金榜题名,在适合自己的高校、适合自己的专业里,心怀理想,继续追光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