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网 记者 田国宝
8 月 3 日,正荣地产公告,一笔已经于 7 月 7 日到期的美元票据,在 8 月 6 日宽限期到期后预计无法支付 1326 万美元本金及利息;另一笔 8 月 3 日到期的 2977.7 万美元票据本金及利息也无法按期支付。
这已经是正荣自今年 3 月首次违约以来第三次债券违约,在国内债券及美元债大部分通过展期处理后,债券剩余部分处于实质性违约状态。正荣最新两笔违约的美元债本金合计只有 4303.7 万美元。
(相关资料图)
根据经济观察网记者不完全统计,2022 年 1-7 月,已有 24 家房地产发债主体信用债首次违约,超过了 2021 年全年违约数量,其中 7 月有 5 家房企首次违约。绝大多数房企均为美元债违约。
一季度违约房企数量是 9 家,二季度共有 10 家房地产发债主体信用债首次违约。
2022 年春节后,为了缓解房地产企业流动性紧张局面,监管层倡导房企通过展期及交换要约等方式来处理到期债券,在监管层指导下,大部分的房企国内信用债通过展期方式避免违约。
在美元债交换要约过程中,虽然大部分投资人选择了接受新票据,但也有少部分投资人拒绝接受。
一位美元债投资人告诉经济观察网,多数美元债均不能百分之百完成交换要约,大部分票据完成交换要约后,发行人一般会注销原有票据。对于未交换要约的剩余票据," 一般不会兑付,也不会处理,就一直悬着 "。
从资本市场角度而言,即便金额不大,但只要没有兑付,也没有接受交换要约,就会被视为违约。
DM 数据显示,7 月违约的 5 家房企中,宝龙美元债违约金额只有 2129 万美元,俊发为 1303 万美元,三盛控股 1 亿美元,融信 2786.55 万美元,上坤完成 2.22 亿美元票据交换要约后,剩余的 20 万美元违约。
从月度数据来看,1 月和 7 月违约房企数量最多,各有 5 家房企出现违约,除了阳光城境内债和境外债同时违约外,其他房企均为美元债违约。24 家违约的房地产发债主体中,大部分首次违约金均在千万美元级别。
上述美元债投资人认为,虽然监管层认定展期和交换要约不算违约,但在实操过程中,资本市场普遍认为已经实质性违约。一般情况下,房企一旦出险债券展期,包括评级机构也会做出相应反馈。
一家房企财务人士表示,房企对待投资人是一视同仁的,对于没有完成交换要约的美元债,即便有能力兑付,也不会进行兑付," 一是对其他投资人不公平,二是一旦兑付了,以后投资人谁还支持你展期 "。
二季度,在各项利好政策支持下,房地产市场一度出现回暖迹象,但 7 月因断供事件等因素影响,房地产市场再次下挫,进而传递到资本市场,最近一段时间,房地产美元债持续向下,范围持续扩大。
债券下跌波及范围从最初爆雷房企扩展到中型民企,进而波及到碧桂园、旭辉等大型民营房企。7 月以来,债市消极情绪进一步蔓延到金地、远洋等混合所有制房企,万科和龙湖的美元债也一度出现暴跌。
从首次违约出现频次来看,2018 年共有 8 家房企首次违约,2019 年有 3 家,2020 年有 4 家,多数集中在境内债;2021 年是房地产流动性风险频发的一年,全年共有 13 家房企主体首次违约;而 2022 年前 7 个月,这一数量急速上升至 24 家。
合作联系:东方地产dichan@em.eastda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