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封面新闻记者 易弋力
楼宇经济,被称为城市中的“垂直印钞机”“空中聚宝盆”。在每一寸土地都变得稀缺的现代化城市,这种高度集约的新经济模式,体现着城市的发展能级,也代表着城市的发展质效。
当前,中国楼宇经济已经进入到全国各地百花齐放的阶段。如何以楼聚产、以产兴城,前瞻谋划产业定位?
7月5日,中国楼宇经济沈阳大会开幕。本次大会由沈阳市商务局、和平区人民政府、集群智库共同主办,来自全国的楼宇经济的专家大咖、知名企业齐聚和平,共话楼宇经济创新发展之路。
集群智库与和平区人民政府签约共建全国首个楼宇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并举行启动仪式。在城市格局从主城单核演进到多中心多组团、商务楼宇从增量时代迈入存量时代的今天,中国楼宇经济发展正处于从高速度到高质量的重要转折点,区域竞争就像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和平区打造全国楼宇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就是要做好存量的文章,探索产业治理的新机制、产业组织的新生态、产业发展的新模式、产业增长的新动能,通过打造楼宇经济3.0阶段的标杆样板,为全国大城市中心城区的转型发展探索经验、贡献案例。
集群智库院长匡洪广现场发布了和平区“3+8+N”楼宇经济顶层设计。匡洪广表示,和平区通过创新特色楼宇和产业社区的产业治理模式,促进产业集聚和内生发展,彻底解决产业生态和产业根植性不强的问题,跳出拼价格、拼补贴、同质化竞争的恶性循环,坚持全区一盘棋,坚持集群发展、错位竞争、优势互补,构建产业社区“内部协同、一致对外”的竞争格局,把“4+1”产业精准落位到特色楼宇和产业社区上,构建“产业社区—特色楼宇”的垂直空间体系,形成“一个产业社区就是一个主导产业,一栋特色楼宇就是一个细分产业”的楼宇经济格局,每个产业社区和特色楼宇突显产业标识,聚焦定位精准画像匹配资源,引入头部企业,实行产业链招商,打造完备的产业生态圈,构建有效支撑沈阳国家中心城市核心区的楼宇经济布局。
在“向天借地”发展楼宇经济方面,成都一直走在全国前列,并通过标准化建设和创新性实践,取得了一系列高质量发展成果:一是产业集聚功能彰显,二是经济效应提升显著,三是创新创业活力迸发,四是行业影响力不断飙升。
从数据上来看,成都5000平方米以上商务写字楼780栋,总存量8514万平方米,其中,超甲级24栋,面积超 过200万平方米;甲级50栋,面积超过250 万平方米;专业(特色)楼宇 110 栋,面积超过600万平方米。全市超甲、甲级和专业(特色)楼宇存量面积超过1000万平方米,规模仅次于北京、上海、广州、深圳,居全国第五。纳税贡献超过1亿元的商务楼宇超过120栋。 “5+2”区域5000平方米以上写字楼数量占到全市总数的93%。
据悉,全国楼宇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是集群智库组织实施的一项全国性、常态化的共建工程,主要内容是以楼宇经济创新发展重塑中心城区竞争优势,重点选择一二线城市代表性中心城区签约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