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增加值超8000亿元(引题)
北京数字经济产业链建设更上层楼(主题)
“今年上半年,北京市实现数字经济增加值8381.3亿元,占全市GDP比重43.3%,保持了良好发展势头。”日前,在“两区”建设文化旅游和数字经济领域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王磊如此表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近年来,北京市坚持“两区”数字经济工作与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一盘棋”协同推进。王磊表示,在“两区”全产业链开放、全环节改革的工作部署下,北京深入对标RCEP、DEPA等国际协定规则,于今年5月底印发北京市数字经济全产业链开放发展22条改革措施,目前已取得阶段性进展。
进程提速增效应用不断拓展
北京数据要素化进程提速增效,要素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据介绍,北京国际大数据交易所建成数据交易平台,目前数据交易参与主体333家,入驻平台及引入各类数据产品量1253个,产生数据交易合约1774个,数据交易调用7.73亿笔;北数所数据资产登记中心于今年7月正式揭牌,形成首批数据资产试点评估报告;成立全国首个国际数据交易联盟,现已入驻数据服务与合作单位150余家。金融公共数据专区以专线方式实现与24家银行系统连接,累计实现数据调用2428万次。同时,指导一批重点领域头部企业有序开展数据分类分级,出境风险自评估及安全评估申报工作;实现微软等外资企业跨国商务合同签署电子签名互认,引导京东方集团于今年3月发行国内首单数字经济概念公司债券。
“北京市不断拓展数字应用,搭建新场景新业态,目前已迈向全域场景开放的智慧城市2.0阶段。”王磊介绍,数字仿真、人工智能、虚拟现实、裸眼3D等多种数字技术在北京冬奥会开幕式和各项赛事中成功应用,率先实现“5G+8K”全产业链技术贯通,奥运史上首次规模化应用8K技术进行赛事报道。位于亦庄的北京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搭建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开放国内首个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政策友好型”自动驾驶营商环境初步成形。城市空间计算操作系统工程完成海淀区百万平方米试点建设,打造城市、园区、商圈3类示范场景。数字化社区建设以“回天地区大型社区治理样本”“高水平建设城市副中心”为重点,加速推动数智赋能基层社区数字化治理模式创新。“长安链”构建国内自主可控、开源开放的软硬一体化区块链技术体系,打造产学研共建共享创新模式和长安链生态联盟,吸引多家央企集团和头部企业加入。筹建互联网3.0示范区,推进元宇宙体验中心建设,发布数字人国际标准,推动在文旅领域的应用率先落地。
优化营商环境打造交流合作平台
北京持续优化数字经济营商环境,加强高水平对外开放合作。王磊进一步介绍,数字经济促进条例即将进行人大常委会二审,数字消费等多项细分领域促进政策出台实施;成立全国首家数字经济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推进设立总规模100亿元的北京数字经济产业基金。同时,北京市持续培育类海外营商环境,国内首个以经济技术合作为主题的国家级对德合作园区--中德产业园出台三年行动计划,梳理投资便利化、研发创新、金融发展等领域20余项政策,目前已集聚70余家重点德资企业。中日国际合作产业园结合日本高端产业和制造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创新协作园区,已入驻外资项目45家。今年1-7月全市工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42.8亿美元,占全市比重31.6%;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额38.2亿美元,同比增长94.5%。
此外,由北京市人民政府联合五部委主办的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已在京成功举办两届,国际影响力和关注度持续提升。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发布研究报告、产业政策、标杆案例和宣言倡议等40余项,创新成果60项,带动数字消费近70亿元。
王磊表示,下一步,北京将深入探索数字经济改革发展模式,充分释放“两区”政策红利,加快打造新型应用场景,秉承开放心态吸引全球优秀理念、人才和项目落地,积极培育具有引领力、创新力的标杆企业,推动“两区”和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记者 王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