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喀什:特色产业赋能乡村振兴
位于新疆南部的喀什地区不断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推进产业全面升级,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
(资料图)
发展模式好 提质增效快
每年6—8月份,在莎车县成片的巴旦姆树林间,一行行、一片片的万寿菊赏心悦目,吸引很多游人前来打卡拍照。乡村要发展,产业要振兴。近年来,莎车县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发挥优势,依托巴旦姆、核桃、万寿菊等特色林果业,通过巴旦姆产业园、核桃加工合作社及各大加工企业,不断延伸农产品产业链,持续做大做强特色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宽村民增收致富路。
莎车戈壁产业园。吕伟 摄
2022年,喀什地区坚持推进特色林果全产业链发展,582万亩林果业提质增效工程深入实施,补植补造、嫁接改优、密度调整、水肥管理、保花保果、病虫害防控、科技培训等提质增效关键技术措施落实落地,新建鲜果基地35.41万亩,建立13个林果种质资源圃,汇集品种861个,县、乡两级林果高标准示范园141个、8.28万亩。
随着泽普千亩苹果产业园、英吉沙万亩黄桃园、岳普湖万亩无花果园等一批鲜果示范产业园建成落地,喀什林果产业已向园区化发展方向迈进。
莎车县戈壁产业园让荒漠成为托起村民致富的“金戈壁”,喀什市帕哈太克里乡“水鸟弱碱米”喜获丰收……喀什地区是农业大区,如何缓解人多地少的矛盾,如何最大限度发挥土地效益,让土地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按照“稳粮、优棉、增菜、促经、强果、抓特色”的发展思路,不断强化政策支持,培育发展模式,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特色现代农业,畜牧、经济作物提质增效明显,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持续提升。同时,喀什地区坚持用工业化思路谋划农业全产业链发展,集中力量补短板、强弱项,打造集生产、加工、流通、科技、服务、品牌为一体的产业集群,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
科技支撑强 生产效益优
“从没见过不用土就能结出来的西红柿。”谈起在喀什(山东水发)现代蔬菜产业园工作的第一天,疏勒县巴合其乡艾格孜艾热克村村民尼斯热提古丽·太外库力一脸惊喜。作为招商引资项目,山东水发集团新疆东鲁水控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将山东成熟的蔬菜种植技术引入南疆,在疏勒县巴合其乡建起现代蔬菜产业园,解决喀什地区蔬菜产量低、品种少、上市期短、价格不稳等问题。
科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强力引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机械化是农业生产节本增效的必经之路,也是科技支撑农业高质量发展的直接例证。在喀什农业生产一线,科技带来的变化已十分普遍,面朝黄土背朝天、一身力气百身汗的传统农业形象正悄然发生变化。
伽师县粤伽新梅产业园全自动化新梅分拣生产线一角。刘磊 摄
2022年,喀什地区组建1.4万人乡村技术服务队,开展新品种、新技术、新机具、新模式示范推广,引领现代农业科技发展。一年来,地区积极推进机械化技术推广示范区建设、主要农作物全程机械化示范县创建,农业生产机械化水平不断提升,小麦、玉米、棉花三大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分别达到98.73%、72.6%和80.67%,为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2022年2月27日,喀什昆仑蔬菜产业研究院成立,这是喀什地区深入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进实用技术加快落地的体现。一年来,聘请152名山东蔬菜专家,派出43名科技特派员,选派24人赴山东参加能力提升培训,共培训各级农业干部、技术员、种植大户81.95万人次,为实现农业科技全面进步、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产业带动活 增收基础牢
持续深化“放管服”改革,开展上门招商、精准招商,广东文成食品、德汇好物、汇源果汁等37家农产品加工贸易企业新签约落地;建设16个地区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成莎车戈壁等5个蔬菜产业园、英吉沙黄桃等10个鲜果产业园;成立红枣、核桃、杏子、新梅、伽师瓜5个产业协会……2022年,喀什地区逐步形成了“龙头企业引领、新型经营主体参与、普通农户受益”的乡村产业发展“新雁阵”。
喀什市伯什克然木乡博斯坦村农民在杏园采收“杏”福果实。 张月皎 摄
“荒漠变绿洲,鼓起‘钱袋子’,新梅一年收入13万余元。”伽师县英买里乡拉依力克村村民阿布都热依木·艾买尔笑意写在脸上,“企业保底价收购,通货每公斤13元到17元不等,优等品每公斤25元,乡亲们纷纷栽种新梅。”伽师县新梅产业发展,得益于一条从田间连车间的产业链。近年来,冷藏保鲜、智能分选生产线相继落户伽师县,龙头企业统一标准、统一收购,伽师新梅已走出新疆、走进全国、走向世界。
加工企业是产业链条上的重要一环,上连农户,下接市场。2022年,喀什地区聚焦特色优势产业,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园建设为重点,突出抓好农产品加工业,推动农业全产业链发展,一批基础好、辐射带动作用大、市场竞争力强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企业活跃在农业产业化进程中,绿色、健康、优质的喀什特色农产品通过产业化加工,实现了提质增效。
农业现代化离不开农业产业化。喀什地区持续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升行动,坚持延链补链拓链强链,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供应链、畅通资金链,推动实现从抓生产到抓链条、从抓产品到抓产业、从抓环节到抓体系转变,农副产品初加工率90%,精深加工率30.2%。如今,喀什地区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告别“原字号”,通过加工增值鼓起农民腰包。(工人日报客户端记者吴铎思 通讯员 陈昭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