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创·微言】
致远
科技部有关负责人在近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宣布,我国全球创新指数排名从2012年的第34位升至2022年的第11位。这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当下,无疑是一则好消息。在创新创造成为风尚的今天,我们也要看到,一些企业存在着过于“心急”的倾向,某些不恰当的做法,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职工创新的热情。
在加快推进产业体系升级的过程中,无论是在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还是巩固传统优势产业领先地位,都需要加强创新,以创新举措破解产业发展的瓶颈。在这方面,除了广大科技人员,长期工作在生产一线的技术工人一样可以针对现实难题,积极创新创造,同样大有可为。
从多年来的实践看,一线工人最清楚身边设备“不顺手”的地方、身边工艺流程的“多余”之处,也最愿意从这些地方着手进行创新创造。一个案例让笔者印象深刻:北方重工集团散料设备分厂高级技师米忠义介绍,“曾经我们生产了一批部件,但生产过程中存在弊端,导致产品被退货。这激发我去改进加工工艺,发明了一种新装置,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提升了产品质量”。而他们的创新,因为围绕问题、有用有效,也广受欢迎。在甘肃,一位叫杜晰的机车验收员,针对广泛使用的一款内燃机车的常见故障,用15年时间把每次的故障及维修过程记录下来,出版200万字专著,让行业内工友如获至宝。有统计显示,在2022年举办的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上,495项职工创新成果在线签订成果转化意向书,涉及总金额84.86亿元。
在各地各企业鼓励职工创新创造的同时,也由于一些企业过于“心急”等种种原因,使得一些职工对创新逐渐失去兴趣、远离创新赛道。
在这方面,一个常见的做法是企业下指标、定目标。他们往往出于“撑门面”的需要,以过往创新项目、获奖课题、获专利授权数量为基数,提出“增长指标”,把专利数量跟创造力完全画上等号。但这种做法往往会出现揠苗助长的结果。一些职工不得不在层层加码下,把工余时间全搭上,去盲目“研究问题”,假设“问题”并解决“问题”,导致创新与生产脱节,甚至陷入为创新而创新的怪圈。对此,有“技术大拿”反问:“这些年我搞了那么多技术革新,哪一项是为考核突击做岀的?技术革新是要工人在生产中去发现的,而不是考核出来的。”
“考核”要成果之外,是对成果转化“不着急”的态度。一个好的职工创新成果达到能推广应用的程度,是需要不断改进的。一些企业对初始创新成果数量要求较高,但对后续成果改进及推广支持力度不够,建立起完善的职工创新成果推广机制的企业并不多。这导致成果应用场景严重窄化,被称为“成果出不了车间”。久而久之,职工也就因为缺乏成就感而湮灭了创新的热情。
还有,一些企业对创新成果更多强调的是“拿来”,但“给予”则明显不足。一个例证是,沈阳一家民企职工李响的发明小型电气设备检测装置,每年为维修车间创造经济效益50万元,他本人只得到2000元的奖励。的确,职工创新成果面对着职务发明的产权归属难题,面对着标准化认定难、成果转化缺乏支持平台等问题,但问题不能总是那样摆着,也需要政策层面、管理层面进行探索、突破。进而,不扑灭每一个创新的灵感,不寒了每一颗希望创新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