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体制机制的变革亟待推动,同时,虚拟电厂虽然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其在相关配套政策、市场机制以及技术要求等方面均还有待完善,要跳出固有思路,从更高维度来看待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相关资料图)
“目前,电力系统正在经历着电源端清洁化、用户端电气化、电网侧智能化的转型,需求侧资源的潜力和价值尚待进一步挖掘,其作用也从传统的削峰减少需求,扩展到灵活调节电力负荷、促进新能源消纳。”记者在近日召开的“新型电力系统沙龙”上了解到,当前,国内需求侧响应仍处于发展初期,新型电力系统需求侧资源的发展已是必然趋势,
与会专家提出,上述背景下,电力系统体制机制的变革亟待推动,同时,虚拟电厂虽然在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中具有重要价值,但其在相关配套政策、市场机制以及技术要求等方面均还有待完善,要跳出固有思路,从更高维度来看待新型电力系统的建设。
挖掘需求侧资源潜力是必然趋势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清洁电力高级顾问王万兴介绍,从最初的负荷控制、可中断负荷,到后来出现的需求响应、分布式、储能、虚拟电厂,需求侧的内涵和表述都有了变化,但都可以界定为需求侧资源。
记者了解到,国际上早期在推动需求侧管理方面有三种模式。其一是政府主导模式,由政府拿出资金补贴需求响应工作的开展;第二种是电力公司主导模式,由电力公司出资购买需求响应服务;第三种是第三方管理模式,由社会资本成立服务公司,聚合用户参与需求响应项目。
“我国已经到了波动性新能源大规模接入电网的阶段,全社会消纳新能源的成本越来越高。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下,我们需要通过多种方式实现需求侧资源的规模化发展。需求侧资源的开发利用是技术经济可行的方法,是降低全社会转型成本的重要途径。”王万兴指出。
北京大学能源研究院副院长杨雷认为,需求侧响应的潜力非常大,可以被认为是更加经济的系统灵活性资源,对于高比例风光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带来的变化更加适应,即便是炼钢和化工等被认为需求侧响应作用不大的领域,通过流程改造,也可以挖掘出巨大的需求响应空间。
“传统的电力系统侧重于通过电源侧资源来满足电力供需平衡,对需求侧资源的潜力挖掘和重视都不够。需要通过建立完善的响应机制和模式,鼓励需求侧资源参与提升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灵活性,从而实现自下而上的需求响应。”中国能源研究会能源政策室主任林卫斌指出。
“虚拟电厂”建设要跳出惯性思维
随着电网需求峰谷差逐渐扩大,高峰用电时刻电力供应局部紧张情况不时出现,虚拟电厂热度逐渐走高。据了解,虚拟电厂在支撑电力需求响应方面,可在供电负荷高的时间段,自动发起需求响应指令,通知参与响应的用电户调节负荷。与会专家指出,目前我国虚拟电厂建设处于初期阶段,这一概念仍有诸多局限性。
华北电力大学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教授王鹏介绍,我国虚拟电厂的发展模式分为三个阶段,即邀约型阶段、市场型阶段、自主调度型阶段。“目前,我国虚拟电厂项目多数处于第一阶段,随着现货市场的发展,虚拟电厂正迎来新的机遇期,部分地方的现货市场已经将虚拟电厂纳入电力市场交易。”
国内虚拟电厂产业历经数年发展,仍存在用户侧负荷及发电侧资源参与意愿不强、电网侧业务布局和主导发展力度较弱、监管体系和市场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室主任朱彤认为,在能源转型背景下谈虚拟电厂这个概念有很多局限性,虚拟电厂概念出现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因此它适用于当时的数量和规模。随着大量分布式电源的出现,未来电力系统本身不可能是大的集中系统。如果从市场层面来看这个问题,聚合商是一个更为合适的概念。
对此,中国能源研究会学术顾问吴吟指出,在推进虚拟电厂建设过程中,一方面要跳出惯性思维,以全新的视角整体谋划适应用户中心时代的新型电力系统;另一方面要回到现实中,坚持先立后破,在地方政府积极性高、具备条件的局部地区搞试点,先把新的系统立起来,再逐步向外扩展。
亟待体制机制和思维创新
目前,虚拟电厂和需求侧资源管理的发展,已在政策方面获得支持。今年1月,国家发改委和国家能源局印发的《“十四五”现代能源体系规划》首次提出需求侧资源的发展目标,即到2025年,电力需求侧响应能力达到最大用电负荷的3%-5%;大力提升电力负荷弹性,开展工业可调节负荷、用户侧储能等各类资源聚合的虚拟电厂示范。
“要从更高维度的经济视角,而不是仅从技术物理型态看待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周伏秋提出,广义的需求侧资源,具有多重价值和效用,包括增强电力供应链安全稳定性、推动电力供应方式绿色低碳变革,尤其是提升电力产业链现代化水平;要通过需求侧资源的深入挖掘利用,支撑电力产业从生产型向服务型、数智型转变。为实现这一点,要有更高的格局、更多的思考和更新的理念。
朱彤认为,需要跳出固有的控制和管理思路来设计体制机制。有两个思维要转变,一是要从技术思维转向市场思维,通过市场机制解决不同利益主体的诉求、激发参与主体的偏好和潜力、发现价值和实现价值,形成价格信号传递出资源稀缺的时间和空间信息,从而实现成本回收;二是要从大电网为中心的思维转向以用户、分布式为中心,作为产销者的用户对电力系统的冲击和影响是循序渐进的。(记者 仲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