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得给我分数啦对于影响混凝土和易性的主要因素从三个方面分析 一、水泥数量与稠度的影响 混凝土拌合物在自重或外界振动动力的作用下要产生流动,必须克服其内在的阻力,拌合物内在阻力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为骨料间的摩擦力,一为水泥浆的粘聚力,骨料间摩擦力的大小主要取决于骨料颗粒表面水泥浆层的厚度,亦水泥浆的数量。
2、水泥浆的粘聚力大小主要取决于浆的干稀程度,亦即水泥浆的稠度。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3、 混凝土拌合物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情况下,水泥浆用量越多,包裹在骨料颗粒表面的浆层就越厚,润滑作用越好,使骨料间摩擦力减小,混凝土拌合物易于流动,于是流动性就大。
4、反之则小。
5、但若水泥浆量过多,这时骨料用量必然减少,就会出现流浆及泌水现象,而且好多消耗水泥。
6、若水泥浆量过少,致使不能填满骨料间的空隙或不够包裹所有骨料表面时,则拌合物会产生崩塌现象,粘聚性变差,由此可知,混凝土拌合物水泥浆用量不能太少,但也不能过多,应以满足拌合物流动性要求为度。
7、 在保持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变得情况下,减少拌合用水量,水泥浆变稠,水泥浆的粘聚力增大,使粘聚性和保水性良好,而流动性变小。
8、增加用水量则情况相反。
9、当混凝土加水过少时,即水灰比过低,不仅流动性太小,粘聚性也因混凝土发涩而变差,在一定施工条件下难以成型密实。
10、但若加水过多,水灰比过大,水泥浆过稀,这时拌合物虽流动性大,但将产生严重的分层离析和泌水现象,并且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11、因此,绝不可以单纯以加水的方法来增加流动性。
12、而应采取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以增加水泥浆量的办法来调整拌合物的流动性。
13、 以上讨论可以明确,无论是水泥数量的影响,还是水泥稠度的影响,实际都是水的影响。
14、因此,影响混凝土拌合物和易性的决定性因素是其拌合用水量的多少。
15、 二、砂率的影响 砂率是指混凝土中砂的质量占砂、石总质量的百分比。
16、 砂率是表示混凝土中砂子与石子二者的组合关系,砂率的变动,会使骨料的总表面积空隙率发生很大的变化,因此对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有显著的影响。
17、当砂率过大时,骨料的总表面积和空隙率均增大,当混凝土中水泥浆量一定的情况下,骨料颗粒表面积将相对减薄,拌合物就显得干稠,流动性就变小,如果保持流动性不变,则需增加水泥浆,就要多耗水泥,反之,若砂率过小,拌合物中显得石子多而砂子过少,形成的砂浆量不足以包裹石子表面,并不能填满石子间空隙,在石子间没有足够砂浆润滑层时,不但会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而且会严重影响其粘聚性和保水性,使混凝土产生骨料离析、水泥浆流失,甚至出现崩散现象。
18、 由上可知,在配置混凝土时,砂率不能过大,也不能太小,因该选用合理的砂率值。
19、 所谓合理砂率是指在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一定的情况下,能使混凝土拌合物获得最大的流动性,且能保持粘聚性及保水性能良好的砂率值。
20、 三、组成材料性质的影响 (1)水泥品种的影响 在水泥用量和用水量一定的情况下,采用矿渣水泥或火山灰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其流动性比用普通水泥时小,这是因为前者水泥的密度较小,所以在相同水泥用量时,它们的绝对体积较大,因此在相同用水量情况下,混凝土就显得较稠,若要二者达到相同的塌落度,前者每立方米混凝土的用水量必须增加一些,另外,矿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泌水性较大。
21、 (2)骨料性质的影响 骨料性质指混凝土所用骨料的品种、级配、颗粒粗细及表面形状等。
22、在混凝土骨料用量一定的情况下,采用卵石和河沙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其流动性比碎石和山砂拌制的好:用级配好的骨料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和水性好,用细砂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差,但粘聚性和保水性好。
23、 (3)外加剂的影响 混凝土拌合物掺入减水剂或引气剂,流动性明显提高,引气剂还可以有效的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粘聚性和保水性,二者还分别对硬化混凝土的强度与耐久性起着十分有利的作用。
24、 四、拌合物存放时间及环境温度的影响 搅拌拌制的混凝土拌合物,随着时间的延长会变得越来越干稠,塌落度将逐渐减小,这是由于拌合物中的一些水分逐渐被骨料吸收,一部分被蒸发,以及水泥的水化与凝聚结构的逐渐形成等作用所致。
25、 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还受温度的影响,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混凝土的塌落度损失的更快,因为这时的水分蒸发及水泥的化学反应将进行的更快。
26、 和易性。
27、混凝土的主要性质是和易性。
28、和易性是指混凝土是否易于施工操作和均匀密实的性能。
29、影响和易性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30、1)用水量;2)水灰比;3)砂率;4)其他影响因素:水泥品种、骨料条件、时间和温度、外加剂等。
31、 (2)普通混凝土结构的力学性质。
32、1)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强度等级。
33、混凝土强度包括抗压、抗拉、抗弯和抗剪,其中以抗压强度为最高,所以混凝土主要用来抗压。
34、2)普通混凝土受压破坏特点。
35、混凝土受压破坏主要发生在水泥石与骨料的界面上。
36、混凝土受荷载之前,粗骨料与水泥石界面上实际已存在细小裂缝。
37、3)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
38、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因素主要有: (A)水泥强度和水灰比。
39、(B)龄期。
40、(C)养护温度和湿度。
41、(D)施工质量,施工质量是影响混凝土强度的基本因素。
42、4)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
43、提高混凝土强度的措施有: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采用干硬性混凝土拌合物、采用湿热处理(蒸汽养护和蒸压养护)、改进施TT艺、加强搅拌和振捣(采用混凝 土拌合用水磁化、混凝土裹石搅拌法等新技术)、加入外加剂(如加入减水剂和早强剂等)。
44、 (3)普通混凝土的变形性质。
45、1)化学收缩。
46、2)干湿变形。
47、3)温度变形。
48、4)荷载作用下的混凝土变形。
49、混凝土变形分为弹性变形和塑性变形。
50、徐变是指混凝土在持续荷载作用下,随时间增长的变形称为徐变。
51、徐变变形,初期增长较快,然后逐渐减慢,一般持续2~3年才逐渐趋于稳定。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