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3月31日,在各家银行2022年年报中,金融科技成为多家银行创新发展的重要一环,而AI、大数据、区块链等新技术也正在科技的土壤里茁壮成长。
梳理部分银行2022年年报来看,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应用已由点及面深度渗透到业务各领域,成为发展的重要生产力,并为实体经济服务。其中,区块链应用场景已涵盖数字身份认证、电子存证等多领域。
(相关资料图)
有银行推广区块链应用
有效提升贷款不良清收率
经梳理,诸多银行在年报中,着重披露了区块链技术的应用情况。
从应用层面来看,邮储银行年报披露正深耕区块链场景应用,推进金融科技融合,形成“1+N”技术与多业务场景融合的区块链生态圈。目前区块链金融产品包括政务金融区块链、供应链金融区块链、跨境金融区块链、数字藏品NFT等。
建设银行年报显示,自研区块链底层框架,在智能合约安全、高效共识、隐私算法、数据存储与数据管理方面提升核心技术能力,支持贸易融资、跨境支付、信盟链、乡村振兴等应用场景。
根据平安银行披露,基于分布式数字身份(DID)技术,该行于2022年完成数字口袋所有用户的数字身份认证;并通过“平银数字存证”平台,为52个“平安公益”项目、超50000笔捐赠提供区块链存证服务。
民生银行则打造与司法机构联通的区块链电子存证平台,确保授信业务全流程留痕可追溯、不可篡改;应用OCR、电子签名等技术,融资风险精准识别和管控效率显著提高。
浙商银行充分运用大数据、平台直联、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各类新技术,推出基于外汇局出口收汇数据的出口数据贷,不断扩延“池化”及“链式”场景应用,推出FT客户资产池功能,新增外汇局区块链平台出口信保融资应用场景直联等。
同时,也有银行披露,通过区块链技术应用助力风控能力提升,招商银行在信息技术与研发中披露,该行推广区块链应用,有效提升闪电贷不良清收率;光大银行则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改造传统风险控制技术,推进风险管理数字化转型,提升智能化水平。
易观分析金融行业高级咨询顾问苏筱芮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各家银行年报来看,目前新技术在银行机构应用领域已然纵深,一方面是因为银行具有丰富的金融场景,可以使多种新技术得到检验及有效融合;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应用大幅增强了银行传统业务的效率,使得金融服务的便利性、安全性均得到有效提升。”
赋能实体经济
同时,银行正在通过人工智能、区块链、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应用助力实体经济发展。据平安银行披露,该行运用互联网、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技术,持续优化升级供应链金融平台“平安好链”,为核心企业及其上游中小微客群提供线上供应链金融平台业务,涵盖应收账款确认及转让、融资、结算、风险管理等服务。2022年全年通过“平安好链”平台促成的融资发生额735.08亿元,同比增长41.4%。
此外,平安银行借助大数据、AI、物联网、区块链等领先技术,深入供应链场景和生态,推动小微专属产品“新微贷”实现数字化升级,并持续优化“宅抵贷”“抵押E贷”等普惠产品,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根据艾瑞咨询发布报告显示,区块链+供应链金融解决方案价值体现为:业务上链数据更可信,线上操作业务更高效;解决多级供应商融资难及资金短缺问题;链上电子仓单凭证避免了纸质仓单造假风险;供应链金融ABS最大化实现穿透式监管等。
另据披露,浙商银行在技术中台落地“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场景建设,具备动态监测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等能力,已覆盖钢铁、石油、机加工等多个行业,在多个分支机构落地应用,赋能供应链金融综合服务。
中信银行指出,投产国内中大型银行首个自主分布式核心系统,金融科技综合赋能能力实现全面跃升,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创新应用由点及面深度渗透到业务各领域,成为发展的重要生产力。
中国(上海)自贸区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刘斌解析认为,银行对区块链等新技术持续加大投入或成为常态。“目前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新技术在银行业的应用呈现较为碎片化的、点状应用特点。未来,区块链、大数据、AI等新技术的价值会逐步释放,但仍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和沉淀。”
责任编辑:王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