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上次山东某个地方这么有名,好像还是因为38块钱一只的青岛大虾。当时全员上下一心众志成城打造的城市形象,差点就被这只大虾给毁了。
上次淄博这么有名,好像我们也不清楚上次那是什么时候。有人说是在齐国。周武王灭商之后,姜太公被封在山东北部建立齐国,临淄是齐国故都;后来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中原,姜齐的势力达到顶峰。齐桓公去世后,姜齐衰落,再后来田氏代齐,秦国灭齐。 我们在淄博高铁站,可以在地面看到多个字体写的“齐”字,墙壁上有礼贤下士、尊王攘夷、礼贤下士等跟齐文化名人相关的成语浮雕。
淄博爆火不排除运气成份,但是这里面更有实力的推动。
支撑淄博爆火的资源条件,山东其他城市难道就没有?问题在于,为什么爆火的是淄博,这背后的原因更值得反思。不过,我们今天的文章当然是要讨论吃喝玩乐!
一、淄博吃烧烤,我们要的是氛围?有人说三个人在淄博吃烧烤,花了一百多块钱还吃撑了;有人说两个人五六十块钱就吃撑了。这让我看了很不好意思,因为我们两个人就花了两百多,这显得我很能吃胃口很大的样子。 昨天肉串确实点多了,那差不多是3个人的饭量。所以,个人觉得人均50-80是合理的,网上有些说法可能有些夸张,羊肉多少钱一斤,牛肉多少钱一斤,算下成本也知道价格不可能那么低——除非是掺假的肉。当然,也可能是因为他们的胃口确实小吃得少。 淄博烧烤三件套,小葱卷饼和蘸料。
另外,在这里吃烧烤每张桌子上都会有一个炭火小炉子,我们自己动手把半熟的肉串烤熟,这可能是淄博烧烤的特色。炭火旺旺的,烤架上的肉串吱吱响往外冒油;趁热把肉串撸到卷饼上,再放上小葱、蘸料和酱,嚼一口这个卷饼,真的好香好香呀!
淄博烧烤爆火以后,隔壁的济南没怎么说话。
原来夏天的晚上我们也在院子里露天吃烧烤,也是摆桌子坐,人很多很吵,说话都得放大音量。我吃的这家淄博烧烤,口感偏咸,之前吃的烧烤口感也不比这里差。可是为什么突然火起来的是淄博烧烤呢~或许是因为我们怀念原来在大院里坐着马扎吃烧烤的感觉,而淄博刚好做到了。
这家店外面一共120桌,据说经常排队,意味着这里会满桌。上百张桌子,每张桌子热热闹闹吃烧烤,一定特别有氛围感吧。到了夏天的晚上,在酒精的催化下,这顿烧烤就具备超过“食物属性”的附加意义了。
二、一次好的旅游体验,肯定需要全员的推动个人觉得淄博爆火,更像是当地生活方式、当地文化以及当地百姓生活的对外传播。如果只有肉好吃,消费者在住宿、打车、旅游等环节体验不好,淄博也火不起来。因此,淄博的火,是上下一体、系统化的火;如果没有当地人的配合,淄博火不起来。 淄博刚火的时候,当地就出规定烧烤不能涨价,出租车不能宰客,“谁砸我们的锅,我们就砸谁的碗”。一直到现在,我们也没在淄博看到青岛大虾的类似事件。因此,至少烧烤店家、出租车司机以及当地政府,是很用心的。 打车去淄博站的路上,司机一直说个不停,语气中透露着实在的傻气。她说其实淄博烧烤一直都有,她们周末会带孩子到户外吃烧烤,家里就有烧烤店的那种小火炉。 她说淄博哪个山好玩,哪个季节可以去,下次来旅游去哪里玩可能会更好,还说这几天遇到的外地游客到哪里去玩说话的语气、言谈举止会暴露一个人是不是真诚。这个司机他们就像没有经历过社会毒打的样子,什么都跟陌生的乘客说,一点戒备心理都没有。另外,在公交车上、烧烤店里听到他们当地人讲话的语气,以及跟服务员沟通的时候,都会觉得好舒服。 人家就是实实在在的人,一点套路都没有。这跟我在很多地方遇到的截然不同,甚至有时候跟身边人讲话,我这么单纯的人还得揣度下他们的意图,话少说一句是一句。可是,这些当地人怎么这么可爱呢!
也可能是因为每个人都有很多面,但我遇到的,刚好是他们纯粹良善的一面。那次从茅台镇打车去机场的时候,司机跟我说了很多茅台镇酿酒的事情,这对 们当地人来说是常识,可是对我这样的外地人来说却是难得的信息。 下车的时候,他跟我说,你一个女生提着这么大的行李箱出来玩,挺不容易的。其实我并没有不容易,只是到茅台镇没有认识的人帮我来驮行李箱。后来我们就加了微信,我在他朋友圈里看他发的酱酒。 那次在西宁站过安检的时候,有位陌生人见我行李箱太大提不动,主动帮我提了上去;去酒店的路上,有个当地人跟我说,“可以去那家店吃牛肉面,那家店吃煎包”,虽然我们并不相识。
很多事情没法用理性和数据推断,需要用心去体验和感受,感觉很重要。大约半个月前去的枣庄台儿庄,打车遇到的司机跟我说枣庄辣子鸡会用几斤的鸡、怎么炒、怎么选辣椒。这次去了淄博,整体感觉都很淳朴实在,这可能就是大部分的人格底色吧!因为不熟悉的陌生人,我们在外的路途,就会很温暖。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
你们点点“分享”,给我充点儿电吧~